“留英同志”:他们和她们的故事

 

gay-marriage1

 

 

去年12月10日,英国政府平等事务大臣玛丽亚·米勒宣布,英格兰和威尔士从今年3月29日起将可以举办同性婚礼。而早在2005年,英国就允许同性公民以民事伴侣的身份结合,并具有与婚姻配偶一样的法律权利。目前中国同性恋数量据估计在3000~4000万人左右,由于国内缺乏相关法律保障,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聚焦”海外,本期专题为您讲述“留英同志”们的故事。

与外国男友及家人共度圣诞节

据英国媒体报道,2010年共有31200名外国人与英籍人士结合获得配偶签证,其中华人有1090名。其中以同性恋注册结婚或同性同居获得相关签证的有3100人,华人占有125名。可见华人与同性英籍人士结合则占所有华人配偶签证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十个与英国人结合的华人中,最少一人是同性恋,而且这一数据在过去五年一直呈上升趋势。

小王今年23岁,是一名新闻专业在读硕士,今年9月他通过手机约会软件认识了现任英国男朋友Joe。小王说:“他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几次约会后,小王和Joe已经成为一对甜蜜的情侣。他们一起牵手漫步英国街头,一起共度烛光晚餐,享受浪漫的英伦风情。上个月Joe邀请小王和他家人共进晚餐。按照中国的习俗,小王选了两瓶红酒作为送给Joe的家人的见面礼物。他说:“Joe的母亲第一次见到我,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幽默地说‘I like this boyfriend’我喜欢你这个男朋友)”。小王向记者介绍说,Joe在他16岁时就向家人出柜了,他的父母家人都很支持他的决定。小王表示像Joe的父母这样开明的家长其实在英国并不多见,尤其是保守地区。Joe的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给予他精神上很大的鼓励。Joe上个星期带着小王一起参加他朋友的生日派对,小王开心地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以‘男朋友’的身份参加社交活动,这种被尊重的感觉真是太棒了”。Joe的家人和朋友很满意这位“中国男朋友”,Joe的父亲还称赞小王一个人出国留学很勇敢。小王表示他受到了Joe的家人邀请,和他们一起度过一个“意义重大”的圣诞节:“我们一起享受美食,吃圣诞大餐互送礼物,还一起玩家庭游戏,过得很开心。这个圣诞节对我来说更多地是一种认同,对一个来自中国的男朋友的认同。”

 

她和她的留英时光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英国最大的海外留学生生源国。这些海外学子身在异国他乡,情感上以及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当目光聚焦在留英的同性恋群体上时,不难发现,家庭压力、文化冲突以及各种现实压力使得他们内心产生巨大的孤独感。但同时,这段留英时光也会使他们暂时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中挣脱出来,获取些许“短暂”的自由。

小叶今年24岁,刚刚在一所英国知名学府完成了她的硕士学位,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她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小静。小叶说:“我们在同一所大学读的硕士,起初她觉得同性恋是错误的,是一种对友情的误解。后来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她慢慢地转变了最初的想法,开始越来越理解同性恋”。两个女孩喜欢一起逛街,一起旅游,一起去酒吧小酌一杯。小叶说:“我们去过法国、意大利、瑞士,还一起坐邮轮游去了瑞典、丹麦、芬兰等”。当然,两个女孩相处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小的摩擦,“我们也会吵架,但是最后还是会和好,摊开来说可以很好地解决矛盾,要比冷战好很多”,小叶说。在小叶生病的时候,小静会细心地照顾她。同样,在小静不舒服时,小叶也会陪伴在她身旁。谈到回国后的打算,小叶表示对于这段感情两个人一直都有共识,在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两个人就约定好,无论今后结果如何,都陪伴彼此度过这段美好的留英时光。“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分开的时候也不会有遗憾,不会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她将来回国可能会结婚生子,而我则会努力参与同志公益活动”,小叶说。

中英“同志”文化差异

据不完全统计,英国拥有大约6000万来自不同种族、宗教、文化、性取向背景的人口。每年英国各大城市的同志骄傲大游行(Gay Pride Parade)以及丰富的同志文化,更是体现了英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对于同性恋人群的包容与理解。但是由于文化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一些留英“同志”很难融入英国本地同性文化群体。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造就了中英“同志”文化之间明显的差异。相对于本地同志的“开放”、“独立”,留英的华人同志似乎显得“保守”、“过于依赖”。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磨合,俨然已经成为跨国同志情侣在日常生活中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小张今年26岁,完成硕士学位后就职于一家跨国贸易公司。小张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交往过两任英国男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自己3岁的英国本地人John,刚开始交往的3个月里似乎一帆风顺,但随着感情不断升温,问题也渐渐浮现。当小张提出想要见一见John的朋友时,被John婉言拒绝。小张说:“中国人有时候很喜欢‘绕弯子’,但是外国人会很直接表达他的想法”。小张还表示,由于自己平时比较低调,所以有时候很难理解John的高调“同志”行为。

来自英国约克郡的Michael今年28岁,目前在一家英国知名企业上班,曾经交往过一个中国男友。Michael告诉记者,相比于他交往过的英国男友,这位中国男友不是很喜欢Michael出去聚会喝酒。“他很热衷于关注我的行程,总会不断地问我在哪里,和谁在一起”,Michael说。他表示缺乏彼此独立的空间是导致他们分手的主要原因。

 

相关法律答疑

就同性伴侣签证及相关的法律事项,本报也采访了马兆融律师行,马博士做了详细的解答。他介绍,与之前的2年伴侣签证(civil partnership visa)换永居相比,自2012年7月起,持伴侣签证需满5年才可获得永久居留权。同时对于同性伴侣签证,英国内政部会严格审查二人是否为真实伴侣关系。例如,如果同性伴侣一方之前有过异性婚姻,或者已经协助过其他同性伴侣获得签证,这样的关系将会被重点怀疑。英国内政部也会单独询问二人有关信息,检验二人答案是否有出入。目前,英国籍伴侣需达到年收入18600镑才有资质成为保证人。如果申请者在持有伴侣签证期间遭受到家庭暴力,申请者可能在5年内提早获得永居。

当地受理处需要16个工作日处理申请,申请者需在申请前预留出充足时间以免签证过期。相关政策请参考英国边境署网站:www.ukba.homeoffice.gov.uk “留英同志”:他们和她们的故事(图)

同性伴侣确实可在明年4月起结婚,与异性婚姻享受同等的法律权利。唯一不同的是在结婚仪式上,异性婚姻可以参与宗教庆典仪式,同性婚姻仅仅是司法程序。同性伴侣可以转换为同性婚姻,但并非强制。

有相关疑问的人士可以在英国公民咨询局(the Citizens Advice Bureau)获得免费的伴侣关系的免费咨询,也可咨询相关律师事务所。

 

 

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45656.htm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